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周口 > 资讯杂谈 > 正文

设计总院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4/3/29 21:24:51 浏览:24

比达85,稳步上升;高端人才集聚优势明显,现有国家级人才4人次,省部级人才18人次,各类国家注册类人才1319人次。公司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文化底蕴深厚

公司始建于1960年,建院已有60余载,深耕江淮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以“新徽道”文化精神为源,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情怀,提出面向世界、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的“厚德筑道、行健致远”的企业理念。公司以科学合理的战略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务实担当的行为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物质文化为保障,尊重知识、尊重技术,提倡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和活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6。报告期内,勘察设计类业务(勘察设计、咨询研发、试验检测)实现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16.54;工程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0.06;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实现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31.2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演变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总体来看,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对于打破市场保护,降低市场壁垒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公司省外市场的布局和开拓,但也同时增加了省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公司面临全域化经营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稳固市场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2.基础设施建设换挡转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主力。2022年全国基建投资约17.7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4,2023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依然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发挥“托底”作用。同时,国家在进一步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加快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进铁水联运。

总体来看,随着“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的主线政策的确立,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将有序实施。公司需要在传统业务领域突围,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多元化发展、一体化运营。

3.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强劲,系统性发展任重道远

2022年《“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发布,提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健全城市群和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同时提出“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具体包括提高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覆盖率。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其他重点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系统布局和优化完善枢纽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实现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运输机场覆盖率达到80。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尚未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小,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增强。公司在城建跨界领域的发展总体机遇大于挑战,需要培育能力、积极拓展市场为主线,深入开展相关政策研究,推进合作生态圈构建,打造精品项目,提升行业影响力,把握市场先机。

4.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

2022年,国家发布《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2025、2030、2035年的“三阶段”目标,提出到2025年,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的三大发展目标;到2035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前列,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面融合,基本建成适应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期,交通运输部出台《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力推进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发展,通过先进信息技术赋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

总体来看,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在新一轮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具有核心地位。伴随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交通等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出台。面向未来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具有前瞻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数字化产品研发,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挑战。公司要进一步加大人才、资金、设施等资源投入和整合力度,完善科技研发体制和科研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原创技术孵化和关键技术迭代升级,推进科研推广应用,加快数字设计院建设,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运用,打造公司转型发展新的驱动力。

5.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稳中有变

安徽省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6,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2,总体增速放缓。其中,2023年安徽省要力争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00亿元以上。上半年,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完成377.6亿元,同比增长40.4;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完成189.1亿元,同比增长25.8;农村公路建设进展较快,累计完成投资65.0亿元;场站投资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94.1;水运建设完成投资33亿元,民航机场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此外,2023年安徽省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完成1380亿元、生态环保领域投资550亿元,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绿道500公里。上半年累计完成644.41亿元,同比增长7.6,投资额排名全国第六、长三角第二,创历史同期新高。

总体来看,安徽基础设施投资总体增速稳健,但有结构性改善。公司要在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智库服务上上台阶,在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规划业务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产业链业务发展。

6.海外市场规模巨大,勘察设计类企业拓展困难

202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7,0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新签合同占51.2,同比增长0.8,2023年上半年新签合同6559.8亿元,同比下降2.3。

总体来看,海外基建市场巨大,但能走出去的主要是大型央企或省级投资集团,2021年全国对外承包工程前30强中有26家企业为央企,前100强中无勘察设计类企业;相较于央企及省级投资集团,勘察设计类企业在规模体量、市场渠道、人才储备等方面均居于劣势,业务拓展难度较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坚持“1233”战略,坚持“一群、两链 数字化 跨界”业务定位,扎实推进健全“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打通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投资 咨询 规划 设计 建造”和以检测为中心的“工程健康监测 诊断 设计 修复”两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建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及BIM的协同工作平台,积极打造“智慧 ”产品/服务,推进向数字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业务向水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等横向领域跨界延伸。实现企业、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经营计划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加10-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加10-30。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国内经济风险:因国内宏观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等,尤其是目前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仍在消化疫情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发展受阻,经营效益下降。

2.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未能充分评估对方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变化、未分析应收账款原因,未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催收,可能导致公司被动接受应收款项,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3.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传统区域、行业领域、竞争对手及竞争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应对不及时或应对方式不当,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新开拓市场因缺乏稳定渠道,以及不熟悉当地政策、地方标准、工程习惯等,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经营业绩波动大。

4.行业经济发展风险:因勘察、设计等公司经营相关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公司若未能紧跟行业经济发展步伐,及时应对变化,经营业务发展与行业经济发展不匹配,新兴产业拓展受阻等,可能导致与同行业其他经营主体相比明显落后。

5.政策风险: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政策(规划)等,在体制机制改革、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财税、市场准入、行业及区域发展导向等方面有调整或倾向时,会对公司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6.客户信用风险:因规划调整、资金不到位、业主单位调整等原因,导致前期委托或中标的项目迟迟不能签订合同或项目取消,公司权益无法保障;客户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合同支付义务,造成项目亏损、坏账风险,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效益。

7.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未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及时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转型提升或业务结构调整、转型不合理,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稳步发展遇到阻力,进而削弱公司竞争力。公司改革创新步伐不快、产业协同不足,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

8.项目质量管理风险:未对项目进行严格有效管理,对交付物进行质量把关,可能导致交付物不符合项目要求,影响公司声誉,降低客户满意度。

9.安全管理风险:若未及时有效识别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未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未能制定和演练并及时执行安全事故应急方案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或事故应对低效,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客户管理风险:现有客户管理维护不当、或客户财产管理不当,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潜在市场需求开发不够,进而可能导致现有客户流失或市场拓展不力,造成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上一页  [1] [2] [3] [4]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