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周口 > 资讯杂谈 > 正文

设计总院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4/3/29 21:24:51 浏览:25

计工作装备和工作环境整体升级为目标,持续推进工程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点打造“一大中心,四大系统”,“一大中心”是指数据资源中心,包括计算与能力中台、知识与数据中台。“四大系统”包括协同业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智慧工程系统、智慧商务系统。

(1)拥有行业领先的云计算能力

截至目前,设计总院已实现全面上云,各项云产品的性能指标已实现行业领先,具备大型工程计算能力和应用发布能力,研发的弹性调度系统实现了算力服务能力的升级。

(2)具备先进行业知识库能力

知识库产品已全面投入使用,实现设计成果自动入库、知识智能检索和推送,大幅提升了设计师获取知识的便利性。

(3)勘察设计协同业务平台赋能业务全面提质增效

勘察设计与规划咨询业务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高速设计里程突破2000公里,应用项目数500余个,使用人次超5000人;协同业务系统已覆盖公司全部专业和全部项目,有效提升了项目管控能力,同时通过云外业、快速方案设计、标准结构自动出图、辅助设计工具箱等系统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设计效率。

(4)“智云出图”系统示范引领

公司自主研发的桥梁常用结构自动出图的“智云”出图系统,实现了“设计在云上,数据不落地”目标,成功探索了桥梁这种复杂结构设计与绘图相融合的技术路径。同时实现了非专业人员也可进行桥梁设计,是AI技术在交通勘察设计行业的一次成功探索,在传统土木工程数字化进程中点燃了星点之火。项目入选“合肥市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获得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同时《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相关技术,在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效应。

(5)具备工程“建管养”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底座的能力

已实现将工程成果自动提取参数并生成可视化模型,实现设计参数、设计图纸的可视化总集成,并开始数字化交付试点工作,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和营运。

(6)构建了大数据中台服务能力

公司取得并全面服务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二期)数据中台建设项目,具备大型企业数字转型的整体建设战略规划和数据中台对接能力。

报告期内,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首届“国有企业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获奖名单,设计总院申报的“全过程云协同数智化工程勘设”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为安徽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项目应用大数据、AI技术、BIM技术、GIS技术、云等技术,构建“3大平台 6大系统”,对工程勘设全过程场景再造和协同模式创新,通过全数据共享、全专业协同、知识库赋能、数字化交付等功能,实现一键汇集数据、一键方案比对、一键成图校核、一键出版交付,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经多项目推广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此外,设计总院申报的“工程咨询企业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获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是安徽赛区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设计院建设项目获批安徽省国资委首批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项目,公司将持续加大数字领域的高性能云桌面、工程行业超算、专业大模型技术和工程领域知识图谱、智能化辅助设计、数字孪生技术、工程数字化交付等原创技术研发,筑牢技术底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聚焦新领域,持续推进工程智慧康养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公司着力打造“工程健康监测 诊断 设计 修复”工程运维产业链,在公路养护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及核心产品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效。

(1)高速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平台全面建成

平台综合运用GIS 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集群化监测管理、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测、全天候多维度智能预警、特殊事件智能识别与在线评估、()智能分析与挖掘、智能自诊断等功能,并在跨长江、淮河等10余座特大桥得到应用,在重大节假日大交通流、雨雪大风特殊天气、重载车辆过桥等特殊事件中,为保障大型桥梁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桥梁智慧康养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依托设计总院承担的安徽省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关键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康养平台建设”,基于设计、检测、监测等全周期多源数据和工程康养知识图谱,采用机器学习、规则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发构建了以桥梁为代表的关键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康养平台。目前,已建立近万座桥梁管养数字化底座,桥梁康养知识图谱覆盖各类桥型典型病害300余种,实现了桥梁病害百科、智能问答、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场景应用,为桥梁检测、养护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知识赋能,对养护科学决策能力提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设计总院申报的“公路长大桥梁运行安全智能监测平台”获得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是本次大赛桥梁智慧康养领域唯一获奖项目。

(三)技术实力雄厚

1.业务资质齐备

目前公司和子公司拥有工程咨询、工程勘察综合、工程设计综合、城乡规划编制等多项甲级资质资信,同时拥有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公路工程综合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甲级、公路和水运工程建设监理甲级以及风景园林、交通规划、造价咨询、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资质,是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桥梁养护甲级资质,可以承担所有公路桥梁的各类养护工程;取得交通安全设施养护资质,可以承担各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各类养护工程;取得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价作业能力评价证书,可开展城镇雨污水管网混接排查、管道病害检测以及综合管线排查等业务;取得水利乙级资质的检测单位可以承担除大型水利工程(含一级堤防)主要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各等级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取得测绘航空摄影资质,可承接和参与省级航空摄影测量相关工程项目;取得通信工程监理乙级资质,可承担工程投资额2000万元以下的各类通信、信息网络工程的监理;取得石油化工工程监理乙级资质,可承担大型以外的石油化工工程监理。

2.产业链条健全

公司坚持“一群、两链 数字化 跨界”业务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政府高端智库,大力推进多主业协调均衡发展,逐步形成交通与城市基础设施全领域业务布局。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不断健全工程“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畅通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投资 咨询 规划 设计 建造”和以检测为中心的“工程健康监测 诊断 设计 修复”两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建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及BIM的协同工作平台,积极打造“智慧 ”产品/服务,推进向数字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业务向水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等横向领域跨界延伸。

3.业务经验丰富

公司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勘察设计7000多公里,以及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为代表的140座特大型桥梁,以龙瀑隧道、明堂山隧道为代表的500多公里隧道,以蚌埠中环线、合肥裕溪路高架、文忠路高架为代表的40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以“安徽省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淮河干流航道等为代表的2000多公里的航道工程,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芜湖海螺码头为代表的400多座码头,以合肥地铁、上海地铁、西安地铁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设计,以沙颍河颍上船闸、浍河蕲县船闸为代表的船闸工程勘察设计的骄人业绩;掌握高边坡防护治理、深路堑、岩溶空穴、采空区、软基处理等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在工程绿色化、工业化建造、BIM等领域的领先技术;拥有BOT、BT、EPC总承包项目运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4.科研创新卓越

公司以创新驱动企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广。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交通运输部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两大研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个科技研发平台,在新基建领域,着力发展工业化智能建造、工程智慧康养、智慧交通、数字化交付等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承担单位,公司大力推进工程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包括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华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类科学进步奖70余项;获各类专利技术6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等各类标准50余项。

(1)工业化建造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自2006年开始,设计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工程工业化研究与应用,历经近20年升级迭代,相继开发了装配式混凝土通道、钢板组合梁、桩板式道路等30多项新技术,获得相关专利50多项,制定各类标准20余项,节约投资30亿多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通车的合枞高速工业化率达92,被列为交通运输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和BIM建造示范工程。全国50余省市主管部门到安徽学习考察,人民网、中国交通报、新安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也多次报道,引领了当前交通行业发展,在行业内外引起了广泛影响。

(2)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

我们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以道路固废、建筑固废、工业固废为代表的大宗固废循环利用技术,提出了多样化路面耐久结构,建立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碳排放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工程绿色化技术的应用减少碳排放超过5000万吨,获得发明专利近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40项,各类标准10余部,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余项。

报告期内,公司在科研平台建设上持续深化,一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评在全省100余家参评企业中,取得第12名(良好)的成绩。二是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获批。目前博士后工作站运行较好,在站博士4人,其中2023年新招聘2名博士后。三是联合安徽省建筑大学,建成城市更新与交通联合安徽省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实验室,申报3项课题成功入选2023年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四是积极推进安徽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目前已完成组建方案同时正在积极筹划实施一期工程(综合交通数据库建设、重大交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以及水上服务区功能提升等五项软课题研究)。五是成立空间治理研究所,进一步完善“2 4 N”科技研发机构。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2023年蝉联安徽创新企业100强,首次荣获中国专利奖,先后获得全球道路成就奖、国际桥梁大会亚瑟-海顿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3项、建华工程奖1项、混凝土科学技术奖1项等20余项奖项;结题科研项目28项,编制并发布标准12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5项);获得专利及软著技术162项(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55项,外观专利2项)。在重点创新领域上取得新进展,一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高速公路滑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项目启动和工作大纲等阶段性研究目标;二是“基于生成式和交互式人工智能的数字桥梁设计平台研发”成功入选2023年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高新领域项目;三是公司首个省级重大专项软科学研究课题-科技领军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模式研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验收,顺利结题;四是“路桥融合体系无缝桩板式道路关键技术研究”获安徽交控集团揭榜挂帅项目立项通过。

(四)人才发展体系健全

公司建成以业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原有部门、专业、工作年限限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开展干部选拔;建立梯次分明、系列有序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两支并列的“一岗两衔”人才梯队及其晋升与退出通道,经营管理岗位设置职务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技术衔;通过实施多元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及多线条、多层次的绩效分析和改进体系,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人才梯队稳健优越,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